2018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CIoT 2018)”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杭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沈昌祥、柴天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吴培亨、尹浩,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秘书长张宏图,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的全体委员,《物联网学报》全体编委以及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地区)物联网领域产业界、科技界、管理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各界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台湾物联网协会、物联网学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浙江省通信学会、浙江省电子学会、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集成电路与智能硬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11月30日,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朱洪波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大会主席张延川、张宏图,浙江省通信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联通公司总经理胡行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朱泽飞先后致辞。随后,大会举行了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颁奖仪式,院士、相关领导、专家作为颁奖嘉宾为一等奖及二等奖获得者颁奖。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物联网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主持上午的院士特邀报告会,内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的《物联网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的《制造流程智能化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的《大数据并行与交互式计算》,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培亨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研究及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的《物联网产业基础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五个特邀报告。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刘明亮主持下午的主题报告会。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的《5G技术发展与演进》,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孙玲玲教授的《集成电路与智能硬件:技术及应用浅谈》,阿里云IoT市场总监王云词的《万物智联—阿里云物联网战略》,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恩玺的《物联网发展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宏的《翼联万物,共享未来—中国电信助力物联生态的思考》,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的《关于泛在智能的思考与实践》,中国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非的《打造核心能力,推进应用创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续合元的《物联网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华为公司技术合作部副部长杨兵强的《创新使能产业物联网》,中兴克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继军的《端管云均衡发力 拓展物联网深水区》,台湾物联网协会理事长梁宾先的《物联网+区块链协助产业数字转型》等十一个主题报告。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教授主持圆桌高峰论坛。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林金朝、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黄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刘睿、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马建国、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旸、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恩杰、新大陆集团首席战略官丁朝杰、科尔达科技集团产品副总裁陈凯等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对物联网的技术进展、产业应用、监管政策等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12月1日上午和下午分别举行了“物联网生态之美专题论坛”“海峡两岸物联网与智慧服务高峰论坛”“集成电路与智能硬件专题论坛”“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物联网LPWAN及边缘技术高峰论坛”“智能交通专题论坛”“智慧健康专题论坛”“电力物联网专题论坛”“物联网信息与服务安全专题论坛”“物联网与无线技术专题论坛”“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高峰论坛”“物联网学科发展高校院长专题论坛”“生态环境大数据专题论坛”“物联网青年学者论坛”等14个分论坛。来自国内外113位专家、学者和25位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获奖者进一步分享了在物联网相关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并就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2018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会场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朱洪波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秘书长张宏图致辞
浙江省通信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联通公司总经理胡行正致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朱泽飞致辞
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颁奖仪式
物联网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院士特邀报告
主题报告
圆桌高峰论坛
14个专题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