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公室园区组组长高千峻、新型研发机构组组长张伟、宣传培训组组长袁鋆一行8人来我校调研校友经济工作开展等情况。副校长汪联辉在我校三牌楼校区科技园七楼会议室热情与来访嘉宾座谈。
汪联辉副校长介绍说,南京邮电大学已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果,综合排名不断攀升,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他介绍了学校“一市一院一特色”的校地合作战略,以及南京市推行“两落地一融合”以来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工作进展。他指出,学校将积极响应和落实南京市委提出的“两落地一融合”,不断推进全校的科技成果尽快落地转化、产业化,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表示,“融合”是双向的,希望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
市推进办园区企业组组长、市经信委新兴产业处高千峻处长重点介绍了南京启动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相关情况,特别强调高校作为城市的主体之一,要以新型研发机构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校友经济,不断加强学校与政府的交流沟通,共生共荣、促进发展、互利互赢。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沈召前介绍了我校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以及对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校友经济落地、聚集和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我校科研院成果与知识产权办公室、科研院科技合作办公室主任杨小进从基本情况、校地协同、校企合作、技术转移、校友经济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科技合作情况。校友会办公室副主任饶林果介绍了南邮校友工作情况和校友经济建设情况。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主持座谈会。
座谈期间,大家就“两落地一融合”相关工作开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结合学校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向推进办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整合资源、政策保障作用,高校人才联络、科技支撑作用,校友创业主体、发展引擎作用;政府、园区、高校要加强调研和信息沟通,做好顶层设计,将校友经济助推城市建设工作做实。
据悉,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聚一高”决策部署,发挥南京的禀赋优势,南京提出实施“121”战略——建设一个名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两个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作为建设创新名城的具体抓手,2017年9月底启动“两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工程以来,已签约落地100多家,其中南京邮电大学3家。
校资产经营管理办公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校友会办公室、科研院成果与知识产权办公室、科研院科技合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公室来我校调研校友经济工作
汪联辉副校长致欢迎辞
高千峻组长介绍相关情况